首页 > 专题聚焦 >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上大附中党总支:党组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引领作用的探索
日期:[2012/2/3] 作者:[宝山教育党建] 阅读数:
0
倚价值引领 文化浸润
享优质教育 品幸福人生
——党组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引领作用的探索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党总支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上海市教委尹后庆副主任在《校长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一文中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文化自觉”的要求。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具备这一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新时代学校的发展也应当借鉴这一理念,如果没有学校文化的自觉,尤其是如果没有学校师生对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主体地位的自觉认知和认同,学校的文化建设就不能产生长期、根本和稳定的文化影响力,学校的发展也可能会缺乏生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效。但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与外延理解的不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盲目、盲从的现象。此外,学校文化是一种兼具积极与消极功能的文化,因此,学校文化需要正确的引领,因而,加强对学校党组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的研究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学校发展的需要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已故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原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曾任学校名誉校长。2010年3月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10年4月学校党政班子进行更替,学校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党总支书记、校长在“学会做人,学做学问”的基础上提出了 “优质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育高质量、教师有特长、文化创特色、学校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和“明德致远”的校训,对全校师生的价值选择、学术氛围、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进行引领和渗透。因此,如何发挥学校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学校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基本原则
  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导向性/方向性原则
  学校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校园文化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保持良性循环。
  2、 “文”化“人”原则
  借用校园文化的力量来教育、感染、引导、熏陶师生知识、智慧的增长和人格的完善,并由此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时代性原则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4、选择性原则
  学校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过滤和选择,吸取精华,内化提炼,生成富有学校特色和个性的特定文化内容,并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
      三、方法与过程
     (一)文化自觉,引导教师价值取舍
  1、文化浸润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更在于它是一个价值和信仰的高地。精神是需要引领的。遵循学校“优质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学校党总支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教师形成共识:怎样的人生是幸福的?
  幸福,从字形看,“幸”是上“土”下“钱”,就是有房有钱;“福”是衣、一、口、田,是指有衣穿、有田种、有饭吃。“幸福”两字合在一起就是有房有地,有吃有穿,有钱花。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是一个万花筒:有人将锦衣玉食,宝马香车,高官显位理解为幸福;有人把粗茶淡饭,家庭和睦,平平安安视为幸福;有人把放下当成幸福,有人把占有当成幸福;有人把为官有权指手画脚当成幸福,有人把无官一身轻自由自在当成幸福。对于上大附中这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教师而言,如何品味 “幸福人生”?
  在今天,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人却越来越不满,总会有一些人或一些事让我们感到心里不平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的太多,看心灵的太少。
  鉴于此,借助教师暑期培训,党总支书记、校长作了《构建学校文化,创建美好校园》的讲座,强调:中国画讲究留白艺术。留白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境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为人、为师、为学”上,同样需要留白,留白的精髓是“取舍”的思想。舍去教育的浮躁换来悠然宁静,取舍之间体现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
  正如《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所指出的那样,“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的发现内心。也许,幸福的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文化必须经过文化自觉的艰巨过程,才能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的提出,对社会、时代和个体都提出了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的领军人物,更是面临着艰巨的文化自觉任务。正如尹后庆副主任所说的那样:要在学校培育文化,需要管理者在思想、体系建构和行为方式选择上作出艰苦努力,这也正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使命。确实,作为学校教育的领军人物,应该有广阔的视野、过人的勇气以及超常的智慧,懂得挖掘学校的历史人文内涵,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以文化自觉去推动教育文化转型和学校的自主发展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努力践行这种先进理念。
  按照宝山区教育局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检验党建看中心”的要求,学校党总支以“切实增强文化自觉”为理念,开设学校文化系列讲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而引领全校教师文化育人。

序号
学校文化系列讲座主题
主讲人
1
《构建学校文化,创建美好校园》
党总支书记、校长
2
《一粒沙里看世界——由高三毕业典礼引发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
党总支书记、校长
3
《基础教育与人文精神》
党总支书记、校长
4
《教师人文修养与文明礼仪》
党总支书记、校长
5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行动指南》
科研副校长

  2、文化桥梁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对于职初青年教师而言,如何使他们在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较快地实现角色转换,成为推进教育创新的生力军、突击手,成为党的教育事业的优质人才资源?对经验型青年教师,如何使他们追求从经验积累到专业成熟?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与职业高原现象?这不仅是上大附中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学校党总支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关心、关注青年就是关心、关注党的教育事业和学校的未来发展。
  (1)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上大附中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共计65人,所占比例为52%。
 目
情况分析
占青年教师比例
学历结构
本科人数59人
90.77%
研究生人数6人
9.23%
技术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3人
4.62%
中学一级教师32人
49.23%
中学二级教师23人
35.38%
中学见习教师7人
10.77%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21人
32.31%
共青团员5人
7.69%
群众39人(打过入党申请的为10人)
60%(15.38%)
瓶颈问题
1、有的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 理想信念和师德修养科学发展的问题。
2、虽然物质生活在提高,但有的青年教师所受的精神困惑较多,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能力有待提升。
3、教育的目的是“唯分”还是“为人”?青年教师的教育如何体现对学生当下负责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统一?
4、学科专业素养和班级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2)青年教师桥梁工程
  ① 理想信念引领
     近几年,由于客观原因学校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进展较缓慢,发展的数量不多,质量亦待提高,特别是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青年教师积极分子队伍。又由于规模扩大的需要,学校相继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较深,工作热情高,发展潜力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客观地讲,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人生阅历较浅,缺乏在大风大浪中、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严峻考验。虽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读过理论著作,参加过集中培训,但他们对党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大多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因而还谈不上化作自觉的行动,离“忠实践行”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党总支认为对青年教师进行党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再教育”是十分紧要的!
  这里所说的“再教育”,就是通过集中教育培训与自学对照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年教师认真地学习,深刻领悟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人才观,从而为教育实践打下夯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此,学校党总支开展以下“再教育”系列活动:
  ⅰ 2011年6月,教工团支部进行改选。期待着教工团支部在不断的锤打锻炼(摸打滚爬)中成长为一支团结的、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团队。
  ⅱ 2011年6月21,举行教工团“激扬青春,永恒回忆”主题团日活动,重温了入团誓词,希望青年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
  ⅲ 开设“成长·成功·成才”优秀青年教师论坛。论坛开设的目的是展示优秀青年教师的风采,弘扬优秀青年教师的精神;同时,引导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对待事业和家庭,形成双赢的局面;案例的撰写也促使优秀青年教师反思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得失,不断提升自我。
  ② 提升人文素养
  学校发展的过程不仅要研究外部自然和社会,更要关注师生的内在情感和精神需求,为他们构筑一个让生命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实现这种可能,必然要优化学校品质,而优化学校品质的关键又是教师。学校党总支把“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作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首要目标,组织开展品读经典、认读经典读书交流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
  ⅰ 品读经典
  经典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党总支期待通过品读经典活动,不但开拓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判断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品读经典,使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更深刻,能更好地审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惑,自主地进行价值取向的选择。为此,学校党组织为青年教师开具了一些《上海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中的经典书籍目录。
序号
经典类型
推荐经典书目
品读目的
1
政治类
1、《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 著 
1、加强党性修养
2、理论指导实践
2、《毛泽东著作选读》
3、《邓小平文选》
2
教育类
1、《岁月如歌》于漪著 
1、更新教育理念
2、习得教育经验
3、提升专业素养
4、加强管理能力
2、《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 著 
3、《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 
4、《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著
5、《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张彦春、朱寅年主编
3
文史类
1、《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著 
1、拓宽教育视野
2、提升人文素养
2、《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3、《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 
  ⅱ认读经典
  萧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经典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般的选择之后所产生的。上大附中党总支带领青年教师研究经典,就是想要沿着以往思想家们走过的智慧之路再跋涉一遍,这是阅读经典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学校党总支搭建平台,引导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将品读经典的感悟和思考和团队成员分享,同时展示个人风采。认读经典就是要想要使青年教师深入反思当前的教育,使自身的教育“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③ 坚守育人本原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领域越来越广阔,知识创新、文化引领等都成为教育的重要功能,然而我们不能在教育功能多元化中迷失其本原的核心价值——育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教育中的种种弊病,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核心价值迷失的体现。《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宗明义,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因此,上大附中党总支引导青年教师围绕学生德育目标——“健身心 择言行 养品德”,提升青年教师的育德能力,使他们坚守“教育育人本原”。
序号
培养方法
 
1
名师讲座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两纲教育的学科渗透
学生干部的培养
2
案例分析
学校法律问题案例分析与对策
3
现场观摩
学生心理辅导
“民族精神”教育主题班会
4
经验分享
班主任经验交流
5
主题实践
“温馨教室”的创建
“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
  ④ 升华教育智慧
  《规划纲要》 确立了上海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实现现代化,根本标志不是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大楼、配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而是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优秀人才。
  青年教师因为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青年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奉献心血和青春,不能仅仅因为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因此,学校党总支认真贯彻教育局党委的“双培”工程,利用名师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优势,建立同学科、同年级带教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和咀嚼名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同时鼓励他们积累教育矿藏,提炼教育智慧。
序号
上大附中名师带教青年教师的教学“十个一”要求
1
上交一份书面评课
2
上交一份优秀教案
3
举行一次教学汇报课
4
独立编写一份学科试题
5
上交一篇教学反思
6
参与组内一个科研课题
7
至少有一篇教学论文发表或在各类评比中获奖
8
完成一篇教学案例
9
完成一本高三习题集
10
参加一次专业知识测试
党总支期待通过平台的创设,把“优质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转化为青年教师的自觉教育行为,促使他们理想信念的坚定、人文素养的提升、教育理念的坚守、教育方法的创新,为其成长、成功、成才架起文化的桥梁。
  (二)文化主题,引导学生真善美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学校党总支以文化浸润,引导教师进行价值取舍,目的就是引领全校教师文化育人,通过文化审美的方式感染人、鼓舞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唯美。
  1、党性引领,理想信念终坚持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将来。”因为青年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执政党的希望。只有拥有了最为可靠、牢固的青年群众基础,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巩固发展。高中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政治上奋发进取,富有活力朝气,文化基础扎实,勇于变革、创造,是潜在的生产力,对于文明的传承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的影响。高中阶段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型的过渡期,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期。因此,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上大附中党总支采用团委推荐、党总支审核,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学生党校”学习,对他们进行党性教育。
学段
学生党建工作重点
高一
理论学习
高二
选苗、结对
高三
考察、培养
  在学生党建工作策略上,学校党总支提出了“广”、“早”、“实”、“准”、“严”五字策略。
  (1) “广”:基础广泛。在党课的教育上,党总支部不把门槛界定得很高。只要青年学生有颗积极向上的心,都可以享有这种权利,来扩大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引导学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2) “早”:早动员。高一新生衔接教育阶段,党总支举行高三学生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展示学生党建工作成果。这种让学生党员与新生近距离的接触,更容易让学生参予体验,产生共鸣。
  (3) “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对已确定为培养对象或积极分子的学生,党总支为他们确立党员教师联系人,由联系人定期与之学习交流,联系人也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联系情况。
  (4) “准”:认准方向,选准苗子。认真做好入党学生的调查工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观其言,察其行”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并从中择优选拔培养对象。
  (5) “严”:严谨把关、严密操作。凡是培养的对象,在综合测评的基础上,支部广泛听取意见,最终确定人选,做好政审材料工作。
  在此基础上,党总支通过“读”、“听”、“看”、“议”、“写”、“行”的方式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培养、考察,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即:
  (1) “读” ── 读政治理论,读党章,领会精神。
  (2) “听” ── 听辅导报告,加深理解。
  (3) “看” ── 看优秀党员事迹,参观红色教育资源,增加感性认识。
  (4) “议” ── 组织学生讲讲议议,深化学习内容。
  (5) “写” ── 撰写调查报告、学习体会,巩固学习成果。
  (6) “行” ── 联系实际,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上大附中党总支坚持对学生的党性引领,工作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发展几个学生党员和培养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更重要的是扩大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吸引力,使青年学生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追求。
  2、名曲聆听,人文浸润细无声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们知道,无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育人的经验,都是一个漫长的、体验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更有心灵的碰撞和头脑的反思。
对于学生的培养,学校在注重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努力提升他们的文化涵养。以铃声为例,聘请音乐教师挑选世界名曲(爱尔兰《静谧之美》小提琴曲、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幽默曲》小提琴曲)、具有民族特色的曲子(《苗岭的早晨》笛子曲、英国民歌《绿袖子》),作为学生的上下课铃声、午休铃声、熄灯铃声等,并对这些音乐进行诠释,发放给每位学生,进行音乐的熏陶。在细微无声处以文化的渗透滋养学生的人格。
     2、高级定制,主题教育新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石鸥教授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说教”、“灌输”式德育手段,使道德成了客观的知识对象,学生无法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借助学校“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示范校”复评这一契机,上大附中把德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整合心理辅导课和班会,进行传承与创新,既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支持、补充作用,又可发挥了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作用,实施德育目标的隐性化和德育工作的无痕化。
  心理主题课绝不是把心理教师的教案、课件复制黏贴,进行“拷贝不走样”,而是为解决班级中或普遍、或突出、或突发的问题而进行的心理主题教育。心理教师根据班主任的需求对心理主题课进行 “高级定制”。高级定制原是企业根据客户提出的多种高要求的条件来进行定制生产,为消费者生产出独特有个性的产品,也是顾客对企业弹性生产能力的认同。引申到心理主题课中,高级定制就是根据学校德育分层目标、班主任的特点和困惑、学生的需求与问题,进行量体裁衣,设计出独特、个性、属于师生的心理主题活动。2010学年上大附中心理主题课分年级、明主题、成系列:
序号
 级
德育分层目标
心理主题课内容
1
高一年级
认识自我
规范行为
适应融合
《好习惯助成功》、《宽容的人》(品质)
《我和我们》(个人与集体)
《压力》(环境与个人)
《发现未知的自我,寻找自信的自己》、《我爱我自己》(自我意识)
2
高二年级
认识他人
乐于学习
健全人格
《拥有·珍爱》(感恩教育)
《有一说一之非常男女》、《心中有爱》(异性交往)
《你最看重什么》(职业导航)
《考试减压进行时》(心理压力)
3
高三年级
认识社会
提升素养
立志成才
《我的未来我做主》(职业导航)
《会调压力》、《跨越自我设障》(心理压力)
“高级定制”满足了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很多班主任都尝试着在“心苑采风”网络平台的衣橱里装扮自己,自信地在主题班会的T台上秀出新形象。康老师在上完《发现未知的自我,寻找自信的自己》后说到“与学生同步感受自信,共同成长是幸福的体验。”季老师在上完《我和我们》后说:“原来班会课可以跟学生一起玩,而且还能玩出价值来,太有意思了。”心理主题课使我们的德育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理需求,这种积极主动寻求帮助的行为透射出的是班主任在心理主题课的舞台上以新形象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蔡老师在上完《有一说一之非常男女》后告诉我们,班上一个男生在上完课后的第二天主动找蔡老师倾诉自己最近被喜欢的女生拒绝后不能专心学习的焦躁情绪和痛苦的心情。
  心理主题课的探索是上大附中德育实践载体的创新。班主任用智慧和爱心,用分享和体验,和学生共成长,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塑造了班主任的育德新形象,使他们获得德育工作的高峰体验,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努力方向
  1、学校文化是积淀,不是突击,更不是打造出来的。学校文化不仅是社会声誉或领域名望,更是来自师生的心理认同和精神向往,并由此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党总支将持之以恒进行“价值引领”和“文化浸润”,使全体师生共享“优质教育”,品味“幸福人生”。
  2、学校党总支要有对文化共存的自觉,重视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为自身的发展构筑丰厚的基础和可能性。优秀的学校文化必定是开放的,要不断地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发展,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学校与社会同步,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