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聚焦 > 话剧《永远的陶行知》观后感
广育小学 徐静:平凡中的伟大
日期:[2012/9/13] 作者:[宝山教育党建] 阅读数:
0

 

  “陶行知”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自从认真观看了话剧《永远的陶行知》以后,我对这位中国教育的先行者有了更深的认识,再一次被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感动。话剧通过“晓庄的钟声”、“古圣寺的春意”和“上海滩的晚霞”三个片段串起了陶行知的一生,一个活生生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此平凡却又令人肃然起敬。这次的观看可以说是心灵洗礼的旅程。
  学习先生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这样的信念。他放弃了大学教授如此优厚的待遇,甘愿布衣草鞋地去乡村办教育。话剧第一章“晓庄的钟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热血澎湃、投身教育的知识青年。陶行知先生擎着“师范教育彻底改革”的旗帜,在南京创办了一所乡村师范。淋漓尽致地实践着“生活即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他带着学生们参加劳动,自己动手盖教室,在生活中进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了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教师,把教书育人不仅当作一份职业,更应该是成为自己的终身事业。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也就选择了献身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能力。
  学习先生“以人教人”的教育思想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观看完话剧,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切务实、和蔼慈祥的老师。在陶行知对学生平凡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爱满天下”的情怀和“充分包容”的胸怀。话剧第二章“古圣寺的春意”其中有一个情节深深感染着我,陶行知来到重庆克服了重重阻碍和困难创办了“育才学校”,在一次学生打架后的批评教育中,先生并没有严厉的斥责,也没有任何惩罚。反而用自己不舍得吃的几颗奶糖,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观众席上发出了阵阵掌声,为陶老师的循循善诱鼓掌,为陶老师对学生的包容和尊重鼓掌,更为自己的心灵受到洗礼而鼓掌。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对于孩子的错误往往容易失去耐心而提高嗓门,笑容似乎成了自己教育中的奢侈品。陶行知“以人教人”的思想,首先是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身教重于言传。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重视自己的师德建设,用自己的高尚情操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学习先生朴实自律的生活作风
  陶行知生活在动荡复杂的年代,外界的任何诱惑对于他来说都不值做一个平凡的教师。话剧第三章“上海滩的晚霞”,当年的王二狗为他擦皮鞋时发现,陶行知的鞋还有洞。虽然只是几秒钟的对白,但是陶行知朴实无华的生活品质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是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却永远不会过时。我们时常要沉淀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心甘情愿做“园丁”,做“绿叶”。
  看完话剧,静心回顾。感觉自己对“人民教师”的称谓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教孩子们读好书,更是教育孩子做好人,让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陶行知,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前辈,为我们树立了优秀教育者的形象。我们会沿着前辈的步伐,坚定地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