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聚焦 > 党的十八大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日期:[2012/11/13] 作者:[宝山教育党建] 阅读数:
0

来源:文汇报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教育界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畅谈体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成为上海教育界人士近日热议的话题。在认真聆听了十八大报告之后,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及系统各单位的干部师生结合专题组织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会、在线讨论等形式,深入畅谈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积极推动上海教育事业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任务落到实处。

提高质量,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上海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表示,党的十八大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在新的阶段,我们必须要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依法办学治校的能力,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增强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不断努力。
  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量”体现的是规模,是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之后,高校将在“质”方面进行高要求,为此我们将积极响应报告中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号召,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上海杉达学院校长李进表示,建设创新型国家,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赋予了大学重要的历史使命,民办高校责无旁贷。我们需要坚持理想信念、办学理念不动摇,齐心协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学校发展的瓶颈,攻坚克难,率先示范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
立足岗位,营造大学创新土壤
  十八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来电谈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学的支撑,中国当前的转型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大学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他认为,大学应成为一片创新的土壤,大学应在新一轮的科学发展中有所作为,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源泉,形成卓越的人才成长体系、创新发展体系和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培养出引领未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一流创新人才。
  十八大报告对高校学者创新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俞吾金表示,作为一个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在理论研究上探讨如何创新,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文明的伟大复兴。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自觉承担对国计民生的发展有影响的理论课题,同时鼓励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创新,参与到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去。
  上海一些高校的教授认为,应该结合各自优势学科拓展研究空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专家何培明教授说,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上海海洋大学应当发挥学科、人才培养等优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
  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绍中表示,高校党委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坚持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融入到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全过程,整体提升高校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切实肩负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神圣使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辅导员在学校座谈会上纷纷表示,要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的要求,今后更好地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培养更多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富有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令上海的青年学子感到无比振奋。上海交通大学校学联主席、船建学院研究生王鸿东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深深感受到国家对学生群体的重视,激励着学生们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生纷纷表示,要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崭新起点,响应党的号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进程中,谱写新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