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聚焦 > 党的十八大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论•教育篇(二)
日期:[2013/2/28] 作者:[宝山教育党建] 阅读数:
0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尊重人民对于美好教育和美丽中国的期盼。
——朱永新
  没有教育的强大,永远不会有国家的强盛,这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反复验证过的规律。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不仅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念,加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为下一轮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内容与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不尽相同,精神上一以贯之,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尊重人民对于美好教育和美丽中国的期盼。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中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
  优先发展教育,首先是保障教育的投入。近年来,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4%的目标。2012年超过2万亿元的教育经费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占财政支出的2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平在党的十八大记者招待会上表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超过50万亿元,用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要超过2万亿元。在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中,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
  在教育经费有了基本保障以后,如何用好这笔钱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大量增加的教育经费,在投入结构上也在逐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明确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即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努力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同时,进一步创新教育经费拨付机制,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监督与绩效评价制度,构筑确保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的政策制度保障,也是现阶段应该认真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实践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情况比较严重。这种倾向把分数和成绩作为考核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俊遮百丑”,理想、道德、人格教育严重缺位,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受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一个明确的工作要求,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再次吹响了纠偏的号角。
  表面上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还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在中小学,分数往往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在大学,就业通常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品质最关键的指标。如果分数与就业成为我们整个教育的根本目标,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就严重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通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明确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配置的同时,特别提出要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材。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始终是任何改革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既反映了改革的不同价值取向,也是改革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推进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我们比较成功地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难题,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为什么人民群众对教育仍然不满意呢?因为教育改革更多走的是效率优先的路线,造成了城市和乡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择校热、补习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几乎都与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党的十八大再提促进教育公平,非常敏锐地洞察到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子。刘延东同志在阐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时曾经提出,讲公平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教育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公平的期望远远高过其他领域”。促进教育公平,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前提。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升教育品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报告中对于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匠心独具隐含在与过去提法的细节变化中。其中,对学前教育,从过去号召式的“重视”,到明确要求实实在在地“办好”,是一个很大的进展。而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优质、均衡的理想,把每所学校办好,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高中阶段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加大普及的力度,合理确定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说明高等教育亟须从以往的规模式扩张,走向结构调整与内涵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质量、效率,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如何发展继续教育,推进企业教育、闲暇教育、老年教育等,也应该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育活动中,决定教育品质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教师强则教育强,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永远不会有高水平的教育。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让教师真正拥有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短的一块板,农村教师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必须全力以赴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防止农村优秀教师流失,同时源源不断地为农村输送优秀教师。二是要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要改革师范生的招生与培养办法,完善教师职业准入与管理制度。建议采取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同时培养教师的双轨制,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四是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建议尽快出台教师教育的课程标准,增加课堂、课程、儿童发展、师生关系、教育研究、学业评价等实用性课程,增加教学实习的时间。此外,应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总之,应该充分重视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谈的,但其实都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最根本基础。
  报告把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组范畴12个概念24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清晰、具体的。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炼,使之更容易记忆和实践。
  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教育需要理念指引,需要精神感召,更需要行动落实。
  秉承党的十八大的理念与精神,我们更应该总结经验,直面不足,勇毅前行。
    (作者系全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