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聚焦 > 第三届学陶师陶楷模、标兵
灵石学校余文君(楷模):妙手仁心,治愈脆弱心灵
日期:[2017/9/12] 作者:[宝山教育党建] 阅读数:
0

 

  在最泥泞的路上搀扶孩子们紊乱的步履,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迷路者颤抖的手掌。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她是真正的耕耘者,播撒智慧和爱心,收获富足。她就是灵石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青年党员英语教师——余文君,29岁的她,年轻且充满激情,却能始终以“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使命感,坚守“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负重前行。“敬业”、“爱生”、“睿智”,老师们经常用宝山教师形象中的这些关键词评价她。
  七年来,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她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以母爱般的真诚感染他们。她用“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用情谱曲,替孩子重启智慧,让那些曾经误入歧途、身陷困境的孩子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营造孩子们心灵的港湾,回归正途。她始终坚信“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同时,她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学生喜爱的课。在她的“快乐英语课堂”里,既教知识又育人。
  余文君相继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所主持的市级课题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续培养计划”项目、宝山区教育系统“十佳青年”、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党员、宝山区青年五四奖章、首届宝山区教育系统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宝山区第十一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初中英语学科一等奖、宝山区“嘉定杯”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麦田”里的守望者
  如果灵石学校的孩子们是一群在麦田里狂奔的少年,那么余文君老师,一定就是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始终坚守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即使屡屡接手“烫手山芋”,学校里唯一全部由女生组成的班级——女班,却毫无怨言,在她的全情付出下,班级总能取得长足进步,让一个个暂时犯迷糊的小生命“回归正途”,健康成长。
  女学生小邓因连续逃学逃夜2个多月,敲诈勒索他人被送入灵石学校。入校住宿时全身发满“红色小点”的脓包,班级同学戏称她为“豆娃”,说她在外面得了病,纷纷避之不及。余老师一边向同学们澄清事实,一边毫不嫌弃地经常把小邓带在身边,课间看小邓一个人在角落就和她聊聊天,每天早上都会仔细察看“小红包”的愈合情况,每当她洗完澡余老师会亲自帮她涂药膏……有一天,小邓吐露了真言:“余老师,我的爸爸和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在我的脑海里几乎没有母亲的印象了,你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每天都给我涂药膏,你对我真好。这几天我也在想以前的事,感觉很没劲。”“那就不要想其他的,专心读书吧!”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别怕,有我陪着你。”在随后的一年里,小邓开始拾起课本,不去外面鬼混,虽然偶尔在学习、生活上有所反复,小邓始终敬余老师三分,愿意跟随余老师的步伐。中考成绩下发,小邓哭了,成绩很理想,她现在考入了理想的职业学校,并当上了学校的团支书。她很庆幸自己在迷茫无助的时候遇到了余老师,由衷感激余老师一路的陪伴。
  “英语课堂”里的探索者
  “知道下节是余老师上的体验“多彩”英语课,班里有几个同学都高兴得跳起来,因为她的英语课最有趣!总是能充满着笑声!”灵石学校初二年级的小毛同学说。金色英语歌曲、红色英语小品、绿色英语小游戏、蓝色英语漫画、银色英语电影、粉色英语演讲等多彩的体验“英语”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逐渐对于英语有了兴趣,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开始开口说英语,不断感触英语的语言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形成一定的国际视野。
  来灵石学校的学生,原先普遍有三个不喜欢: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上课。针对孩子的这些特征,余老师不断地研究创设适合这些特殊学生的英语课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所以这句话就足以警醒当下的教育者,在被教师轻视的学生中极有可能有未来杰出的人才,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就要去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学校的学生不仅各门学科基础较薄弱,还普遍没有学习习惯,特别是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只能维持7至1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学生就坐不住了。余老师称之为“课堂10分钟现象”。通过几年的实践,在余老师的英语课堂里,针对学生的7至10分钟现象,她探索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如鼓励插嘴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沟通教学、游戏教学、一分钟奖励法等。这些方法看似小儿科,但是对灵石孩子的英语课堂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凭借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和对特殊教育的热爱,她不断地研究有效英语教学,上学生喜爱的课,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她不仅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而且在市、区级普教英语学科大奖赛中屡获佳绩。余文君,这位向上、向善的青年干部、青年党员教师,在特殊教育这片算不上肥沃的园地里默默耕耘了七个春秋,是她的坚守与执着,迎来了“浪子回头”的喜悦。她所获得的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她对特殊学生的那份特殊的关爱,她始终如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心怀抱着那份守望的承诺,不离不弃,执着坚守,寻找那开启特殊学生心灵的钥匙,寻找教育的真谛。